
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,促使教师用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手段,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,我校集结“课程超市”兴趣课程的教师们成立课题研究工作小组,积极开展了武汉市“十三五”课题《课程履历视角下小学兴趣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》研究。
教师们通过文献学习对课题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,逐步理清了课程履历和兴趣课程之间的关系,紧接着结合各自的兴趣课程进行定向性的实践研究,对课题进行了校本化解读。
当课程超市“招募表”一出,学生们通过手机微校平台极速“抢课”时的火爆程度堪比淘宝“秒杀”,而超市里“五花八门”的兴趣课程让他们眼前一亮,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课程,自主选择老师,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对学生的尊重。
在此基础上,教师们依托各自的兴趣课程教学,不断发现小困惑、真疑问,即时梳理、筛选和提炼,使之形成鲜活的小问题,展开扎实的实践研究,取得了初期的成效。丰盈的兴趣课程内容,充实学生的学习体验。几年来,随着该校课程超市规模的扩大,涉及体育、艺术、文学、探索各个领域的校本课程,拓展到传统课堂之外,耳目一新的学习内容、互不相识的学习伙伴、陌生却又有点好奇的老师,这些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兴趣课与众不同的感受。
学校用发展的视角,认真审视学校的教科研状况,分析老师们的教科研水准,学校分阶段组织相关教师集中学习课题研究知识,动员大家带着课题意识,捕捉兴趣课程教学中小而有价值的问题,进行课题个性研究。很多老师在研究一段时间以后,尝到课题研究成果所带来的“甜头”,热情被充分调动,课题研究逐渐在“课程超市”兴趣课程中展开。
通过本项市级课题研究,老师们不再只是潜心课堂教学,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。所以教师们都带着思考进行着实践。学校课题研究门类众多,涵盖了星云科技实践系列、星绘审美体验系列、星悦动体育竞技系列、星韵语言习练系列和智多星数学思维系列。研究实践让教师们感到课题研究不再神秘,无须仰视,教育科研从“天堂”走向“田野”,如此接地气。伴随研究深入,教师们不断解决着教学中的实际困惑,让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、游刃有余。
随着该项市级课题研究的全面铺开,学校已经形成了比较成型的课题管理制度和课题研究模式,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。一是学校逐步建立了课题管理制度;二是探索出了适合教师的课题选题的操作模块;三是明确了课题研究应具备的资料;四是课题研究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真问题、实问题。
教师们脚踏实地开展研究,从兴趣课程设计的前期思考入手,认真落实理论学习记录心得,再结合教学到进行兴趣课程不同阶段目标及内容设计,预设学案结构框架和具体课程内容的导学单,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着变化,生成了多元的评价形式,积极采用绿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对兴趣课程的参与过程,从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到作业的完成,从一次小小的进步到学生对兴趣课程教师的喜爱,将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列为评价的重要指标,彻底颠覆了以考试定评价的形式。老师们不再是单纯的教,而是教中寻,教中问,教中学,教中探,教中研,教学素质明显提高。
在研究后期阶段,课题实践还将不断强化教师们的产品意识,凸显“以人为本,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”的核心理念,积极打造学校品牌兴趣课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