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小学科老师,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及班主任天天班级管理中产生的气场那样具有“权威震慑力”,但每天接触到不同年级个性迥异的学生,时时会在课堂里遇上个别学生来点不和谐的“小插曲”,如果仍然抱着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、必须严惩不贷长记性”的“惩治”想法,不巧又遇上有个性的孩子,情绪失控中容易引起争执,甚至引发冲突!让师生关系更对立尴尬。多年的教育生活磨砺,让我重新看待课堂里出现的“不和谐音”,很多时候会采用点“小策略”来转化,借助教育的“小智慧”去化解“碰撞”,进而引导学生将不和谐的“小插曲”转化为课堂学习的“正能量”,由此达成的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呢!
镜头一:开课不久,我用PPT课件演绎讲解,大部分学生边听边跟随浏览图片赏析,可最后一排的两个男生“开小差”了,低着头饶有兴致盘弄着自带的蛋型小玩具,一不留神弄出的声响引起周边的同学注意。我边讲边走了过去,“被老师发现了……”他俩的手伸进抽屉藏起玩具,猜测老师会不会没收吧!忐忑的表情中我从他们身边走过,没有停下讲解的节奏,但我的眼神已告知他俩“我知道你们在玩----”期间,我不时走动在他俩附近,提醒着……课堂练笔时段,等同学们选好文具开始写生时,我来到他俩面前说:“刚才的小玩具很特别吧,现在可以拿出来好好观察研究哟!今天的练习主题正好描绘小物品的“精细”,那就认真找出这玩具与众不同的细节画一画!让同学们也看看”………他俩很惊奇,边拆分玩具部件边跟着我的辅导提示先后画出小玩具的底面,侧面等不同角度的细节描绘,哈哈,小玩具成了课堂写生的“好模特”,两份课堂练习效果真不错咧!还得到同学们的夸赞呢!下课后我顺势提醒了他俩课堂学习的纪律要求,他俩也意识到课堂玩玩具的不应该,表达了改正的决心!接下来一段时间,他俩还时常提到这不同以往的练习!现在想想,如果当时我走过去直接将玩具没收了事,既打乱讲课节奏,还可能引发师生情绪对立,让学习活动里会多出俩“混课堂”的学生。
镜头二:这是个自控力较差的孩子,奶奶跟着上学全天候陪读……画写生时,同学们都按要求坐在位置上画自己的书包,水杯,他却偏离开座位要画同学的,怎么办?即便让他回位,心神不宁好动的他还不知又会想出什么花样------于是,我顺着他先劝说同学“迁就”一点:“你的水杯很漂亮,他看中了就让他画画呗,它在你桌上放着也不碍事的------”,于是因为水杯有“特色”,他一会儿蹲在那里仔细看,一会儿用尺量量!他好奇着、观察着,不久回位开始动笔尝试。下课时,奶奶无奈说:真抱歉,孩子添乱了------我说:“那是他听讲了,想画好喽,您看后半堂课他不是待在座位上专心画呢!不妨告诉他,既然喜欢,就要把握时间认真观察,仔细描绘,课堂练习时会专注更久的……”
对于这样“不按常理出牌”的学生,规则约束有时只会适得其反,而适当的“迁就”再用心引导,可以将课堂里的“小插曲”转化为学习活动的“正能量”!教育里多点宽容能让师生双方获益。
教育专家严育洪说过:教师都将为自己的行为“埋单”,教师的言行举止如“润物细无声”般影响着学生,对于学生成长里的不足,教师不妨多持包容的态度,放下身架蹲下来,用心用智慧裁剪出教育生活的精彩!
王丽群